2019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--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主要事迹
来源:市民族宗教局2 时间:2020-05-08 15:47

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是福建省十九个少数民族乡之一,位于闽西偏东,距永安市区45公里,离泉三高速公路桃源互通口13公里,处于群山环抱中,现辖21个行政村,区域面积260.7平方公里,总人口1.93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行政村9个,畲族人口6700多人,约占总人口35%。近年来,该乡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十九大精神,认真执行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,大力宣传民族优秀文化,努力营造民族团结、开放融合、感恩向上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,扎实推进全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。

一是发展特色经济,促进民族团结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,也是维护少数民族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。我乡始终遵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立足当地实际,发挥高山生态优势,坚持发展绿色、高效、安全特色产业。以建设“美丽乡村”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”为抓手,投入2.3亿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,完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,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,切实优化民族经济发展环境。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抓手,以财政增收、农民增收为目标,青水畲族乡持续推进绿色农业、畲乡饼业、乡村旅游、矿产加工四大产业做大做强,形成了烟叶、蔬菜、玉米、茶叶“四个万亩”产业基地,创建青水畲寨农产品交易市场销售平台,耕地年产值突破1.1万元/亩,青水发展成为贵州中烟基地和区域性的重点蔬菜生产基地,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。2018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19415元,位居全省山区乡镇前列。全乡70%以上农户住新房,平均每两户就拥有1辆家用汽车。

二是弘扬民族文化,凝聚民族力量。增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本。我乡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国字号品牌,不断加强畲族文化、闽王文化、戏曲文化、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,先后修缮古建筑50余座,新建民俗文化一条街,将钟氏五代祠改造成以乐剪纸艺术馆,新建改造大腔戏剧院、民俗风情馆、畲寨书屋等设施,编纂出版《青水故事》,在中小学设立民情课、大腔戏传习班,从小培养孩子们知乡情、懂民俗、爱畲乡、勇传承等良好习惯。成立畲乡文化艺术团,编排“闽王战鼓”“傩舞”等大型节目,并积极参加省市活动展演,取得较好成效;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保护和弘扬传统畲乡文化融合起来,注重保留畲乡的原始风貌和自然生态,彰显畲族建筑风格,新建美丽乡村11个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,创建青水畲寨国家AAA景区 ,打造了高颜值的畲族特色休闲小镇,“三月三”畲族文化节成为旅游品牌,乡村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2018年旅游业产值突破千万元。通过活动,彰显文化自信,弘扬民族精神,促进民族融合,推进民族乡村振兴。

三是积极扶贫帮困,促进和谐共处。多年来,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凝聚干部群众共识,创新管理机制,汇聚各方面力量,抓民生补短板,打好扶贫攻坚战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近年来,先后投入1.6亿元建成了畲乡民俗街、农贸市场、永宁楼、小学、幼儿园、卫生院住院楼、迎凤山公园等20余个项目,逐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。以产业带动农户创业就业,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农业,以青水畲寨农产品交易市场为载体,每年销售额超2亿元,协调推广普惠金融产品“福林贷”“福田贷”,落实生产贷款4000余万元,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畅;同时,将物质扶贫和智力扶贫相结合,落实技术、劳务、金融、教育、医疗、改善扶贫住房等帮扶政策,成立的“青水畲族乡扶贫担保基金”为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全额贴息贷款担保累计324万元,提高扶贫对象的自身造血能力,全乡2个贫困村、92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。组建综治网格队伍和城管、文物保护等10余支专业队伍,实现群防群治和专业队伍治理“两条腿”走路,牢牢把握社会治理工作主动权,遵纪守法成为群众自觉。

四是抓实组织领导,巩固民族基础。多年来,我们紧跟时代步伐,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,紧紧围绕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这一目标任务,切实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,列入重要议事日程;成立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,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部署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。同时,每个班子成员挂包1个少数民族行政村,指导村委开展民族工作,真正落实和解决少数民族的具体困难和问题;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方面,配备了3名少数民族班子成员,全乡少数民族干部22名,占比超30%,推动全乡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参与地方性事务建设的能力;通过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少数民族技能培训、法制培训,发放民族法律宣传标语、宣传单,拍摄《多彩畲乡》宣传片等方式,加强全乡村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,营造了畲汉团结良好氛围。

 
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